2024年,七〇一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研制一流裝備、形成一流能力、造就一流人才、踐行一流管理、創造一流效益”的“五個一流”為目標圖像,不斷加速“觀念意識向主動引領轉型、裝備研制向交付能力轉型、發展動能向創新驅動轉型、研制模式向數字化轉型、科研管理向全要素項目管理轉型”的“五個轉型”升級,聚焦價值創造,聚力高質量發展。
堅持軍工核心突出,履行強軍首責
緊密圍繞集團公司下達的任務,堅決履行興裝強軍政治責任,做好重大任務、重點型號、重要試驗的全過程精細化管理,持續加強新質新域艦船裝備與技術科研攻關,裝備研制向“交付能力”轉型發展的成效日益顯現。
積極適應管理新政策、新要求,以組織機構與制度流程優化為抓手系統深化改革,全面加強全過程管控與“穿透式”管理,科研管理向“全要素項目管理”轉型走深走實。
堅持強化科技創新,實現長效驅動
積極融入國家創新體系,著力加強與國家實驗室、相關高校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及新質生產力標桿企業的科技合作。圍繞集團公司“大科技”體系建設要求,更新發布所技術譜系,完善創新團隊建設與跨部門協同創新工作機制,結合各類科技創新項目實踐,統籌推動發展動能向“創新驅動”轉型。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和3個省級創新平臺揭牌,“珠海云”研制榮獲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科技進步特等獎。下屬武漢船舶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通過湖北省“專精特新”企業認定、獲評“省級工業技術中心”,上海凌耀公司通過上海市“專精特新”企業認定。
堅持質量效益領先,提升核心能力
作為船舶行業首家單位榮膺中國質量獎;高分通過集團公司精細化質量管理成熟度現場評價;圍繞新時代質量管理體系評價實現多個產品生命周期模型在線應用;全年獲得QC成果全國優秀獎4項。
積極推動研制模式向“數字化”轉型,通過數字化能力試評價,成為全國首批示范單位。應用智能手段,一體提升工作效率和合規管理水平。
堅持加強管理體系建設,戰略引領精益管理
聚焦戰略目標落地,解碼戰略目標,制定年度關鍵績效,全力沖刺“十四五”決戰決勝。推進對標世界一流價值創造行動,管理成果入選國資委優秀案例。貫徹精益管理理念,深化實施精益管理工作方案,以提升運行質效為主線,強化改革創效、提質增效、風險防控水平,穩步實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系列工作;完善采購集中管理機制,組建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中心,強化供應鏈建設管理;積極穩妥開展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改革,突出服務科研生產一線導向。獲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管理創新成果6項。
堅持系統建設人才隊伍,實施人才強所
著力打造高水平專業人才梯隊,15人被聘為集團高級專家,組建院士及集團高級專家團隊17個;遴選所高級專家34人、優秀青年科技人才32人;全年5人獲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個創新團隊及2名個人入選國家級人才支持計劃,5人入選省部級人才計劃,25人入庫中央企業領軍人才。加強干部隊伍統籌謀劃,加大優秀年輕干部選拔任用力度。體系化開展培訓,促進干部與人才隊伍進一步推動觀念意識向“主動引領”轉型,切實提升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
堅持加強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
所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標最佳實踐、強化責任擔當。升級融入式黨建工作體系,迭代黨建制度匯編、黨組織工作手冊、黨建信息化平臺工作矩陣。結合重大工程、重點任務、重要節點,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化創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基層黨組織,深化支部品牌創建示范效應,鞏固拓展領航工程、堡壘工程、強基工程、聚力工程、廉潔工程、先鋒工程建設成果,不斷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強大動力,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考核連續3年獲評A級。全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國家級榮譽3項、省部級榮譽58項。
“十四五”規劃收官在即、“十五五”規劃馬上啟程,七〇一所將始終堅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集團公司黨組決策部署,加強戰略引領,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推動“五個轉型”高質量發展,創領深藍,為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來 源:七〇一所
| 責 編:王 琦
| 校 對:方 浩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