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發來一封感謝信,信中對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長期以來對西藏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關心與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其中特別提到感謝選派的援藏干部集團公司旗下前衛科技黃皓瑜同志掛職期間所作的積極貢獻。
2025年是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對口支援西藏工作31周年。對口支援西藏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歷批次援藏干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戰略思想,在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指引下,克服海拔高、氧氣稀、氣壓低等惡劣條件的影響,以血肉之軀在雪域之巔書寫了無私奉獻的宏偉篇章,為推動西藏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共同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其光芒照亮了青藏高原的每一寸土地。
2019年,中國船舶集團繼續發揚特大型央企的資源優勢和責任擔當,選派旗下重慶前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黃皓瑜作為中組部第九批援藏干部,到西藏國際旅游文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掛職開展為期3年的工作。黃皓瑜先后任職西藏旅投集團經營管理部負責人、工會副主席、總經理助理兼黨委(人事)辦公室負責人;2022年,作為國資央企唯一一位九轉十留轉干部,到西藏中興商貿物流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西藏地球第三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掛職開展為期3年的工作,任西藏地球第三級公司副總經理。
黨旗獵獵映日紅,砥礪前行顯擔當。援藏六載,黃皓瑜持之以恒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時刻牢記援藏初心和使命,堅持“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思想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立足崗位、勤勉工作,在企業管理、制度建設、經營創新等方面積極貢獻自身力量,提供了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援藏方案,用實干詮釋黨員干部的擔當和使命,以優異成績向組織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援藏答卷。
“要做西藏事,先做西藏人”
7月的拉薩,碧空如洗,綠意盎然。但還沒來得及欣賞美景,頭疼、失眠、流鼻血等一系列高原反應就找上了黃皓瑜。
黃皓瑜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伢,常年生活在濕度較高的山城,這與干燥的拉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到了高原后,我基本上每天會無法控制地流鼻血。”想到當時的場景,黃皓瑜不禁苦笑,“一直到現在,我這個毛病都沒有好轉。近年來,鼻血不往下流了,但是鼻孔里隨時都有可能帶著血塊。”
高反是每一名援藏干部必經的考驗與歷練,這不僅是來自自然環境的挑戰,更是對意志與毅力的深刻磨礪。為盡快熟悉工作,黃皓瑜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忍著高反帶來的不適,在進藏不到1個月的時間里走訪了12家二級企業,足跡遍布包括阿里、那曲、林芝在內的5個地級市,以及15個縣。
喚醒身體機能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后,黃皓瑜遇到了另一道難關,如何與?藏族同事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要做西藏事,先做西藏人。”他堅定地說,必須得融入當地民族文化,把自己當作西藏人,深入群眾生活,體驗風土人情,才能更好地服務群眾。工作之余,黃皓瑜主動找?藏族同事談心,還會在休息之時邀請他們喝酥油茶、甜茶,吃糌粑(青稞炒面),跳鍋莊舞等,他希望能通過主動親近拉近與藏族同事的距離。重慶人的豪爽耿直與藏族人的熱情好客,在一來一回間迸發出火花,黃皓瑜也與藏族同事結下了真摯且深厚的友誼。
良好的信任基礎,成為黃皓瑜工作時強大的助推器。在黃皓瑜提出推行全員績效考核之前,西藏旅投集團并沒有完善的績效評價體系,長期處于“吃大鍋飯”的階段。這就導致員工的積極性無法被真正調動起來。為此,黃皓瑜提出引進先進企業的先進做法,推動建立具有西藏旅投集團特色的績效管理制度。
新的理念必然會和舊的理念產生沖突,上到領導層、下到員工,大家都不能接受這一變化。肩負援藏使命,黃皓瑜沒有自亂陣腳,而是認真結合公司實際編制考核辦法,一步一個腳印,向領導和員工解釋為什么要推行績效考核、為什么要進行差異化管理等,一直到2019年底,這項工作才真正落地。在這半年里,同事們雖有很多不理解,但憑著對黃皓瑜的信任,以及看到他如此有耐心、有韌勁,依然還是愿意聽他“科普”績效管理制度,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等,這才最終推動這項制度切實落地施行。
黃皓瑜于2019年底在西藏旅投集團推行的績效管理制度,是該公司首個績效管理制度,贏得了一致認可和好評,一直延續至今。此后,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加持,黃皓瑜又相繼在西藏旅投集團推行了財務、人事、投資、黨建等相關管理制度,大概150多個,按照先進企業的做法和經驗,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修訂,最終形成制度匯編。
談到與藏族同事的這種信任時,黃皓瑜說:“我經常跟我的同事們說,不要把我當成領導,而是當作普通的同事/朋友。我十分愿意傾聽你們的想法和意見。”現實中,大家也的確把黃皓瑜當作一位非常好的傾訴對象,經常到他的辦公室坐一坐、談談心。
“進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
從決定踏上援藏之旅的那天起,黃皓瑜心中就懷揣起一份服務西藏奉獻青春、扎根雪域高原的赤誠情懷。“進藏為什么”“在藏干什么”“離藏留什么”是他時常提醒和警醒自己的“援藏三問”。
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拉開對口支援西藏工作的帷幕,30多年來,對口援藏各單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一任接著一任干、一茬接著一茬抓,極大地促進了西藏各項事業的發展與進步。黃皓瑜表示,作為一名援藏干部,他時刻不忘增強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希望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堅毅的工作意志,做出“看得見、摸得著”的援藏成績,以實際行動做西藏經濟社會長足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參與者、建設者和見證者。
2020年,西藏自治區全面貫徹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議精神,確立了首個區域公共品牌“地球第三極”的打造戰略;2021年,該品牌建設工作正式納入西藏自治區“十四五”規劃。作為品牌運營方,西藏地球第三極公司專業負責“地球第三極”品牌策劃、宣傳、推廣、打造、運營工作。
到西藏地球第三極公司掛職后,黃皓瑜主抓經營管理、市場開拓方面的工作,立足天然飲用水、青稞制品、牦牛制品三大特色產業,通過深挖“山之極、水之極、人之極”品牌內涵,推行品牌化營銷、產業化運營、產品標準化生產,助推“地球第三極”品牌影響力、產業發展力、產品競爭力逐步提升,以真正實現“藏品出藏”。黃皓瑜說:“要把區域公共品牌打造好、運營好,就必須以西藏的產品作為支撐。”
“在推動‘藏品出藏’的過程中,我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產量小,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黃皓瑜解釋說,年產量不足是制約西藏企業發展的一個重大因素。以醫藥舉例,藏醫藥在市場上很受認可,但年產量不高,無法滿足企業的采購需求。“除了量產的問題,在推廣的過程中,我們還發現另一個制約因素,就是價格高。”黃皓瑜表示,同等類型商品,西藏企業的定價一般是偏高的。這兩大因素成為推動“藏品出藏”的重大阻力。
難題之下,黃皓瑜視之為磨礪,通過實地走訪、調研,一方面,積極與廠家溝通協商,共同制定生產計劃,從源頭降低成本,同時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積極的態度與廠家合作,共同確保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另一方面,積極向企業推介產品,基于對市場需求的剖析,精準定位目標客戶,通過差異化定價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以及強調產品的獨特賣點和良好口碑等,力促合作。“就在2024年11月,我帶著員工拜訪了安徽省國資委及其旗下部分企業,截至目前,他們元旦、春節的采購福利大概已有240萬元。”黃皓瑜說。
除了腳踏實地幫助受援企業解決問題、做實事,援藏期間,黃皓瑜還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先后從前衛科技引薦王官玨、張杰璇等2名對口支援干部,從中國船舶集團重慶公司引薦張林、岳藝、朱凌飛等3名對口支援干部,到受援企業黨建、人事等重要崗位掛職,切實解決受援企業人才匱乏的問題,真正為受援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其中,負責黨建工作的王官玨組織開展了聯合主題黨日活動、慰問一線邊防官兵等一系列活動,岳藝在受援企業黨的建設、巡視整改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均得到充分認可;負責人事工作的張杰旋幫助受援企業建立了現代化干部管理體系,張林在受援企業首次開展崗位公開競聘,朱凌飛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受援企業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破局立新。
“既然選擇,就要盡到本分和職責”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黃皓瑜說,近6年的援藏生涯,既磨煉了他的意志,也提升了他的境界。但這份對西藏深沉的愛與奉獻,也讓他對家人產生了難以言喻的虧欠。
在援藏的日日夜夜里,盡管站上了更廣闊的工作舞臺,但與此同時,黃皓瑜也錯過了太多與家人共度的時光。妻子獨自承擔起教育一雙兒女、照顧年邁父母的重擔,電話線的另一端,大家都是“只報喜不報憂”,但辛酸隱約可見。歲月如梭,人亦成長。都說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每年2個月的固定假期,讓黃皓瑜更加珍惜家人的付出,也讓家人更清楚地看到在援藏過程中不斷變化的黃皓瑜。隨著一雙兒女的成長,長女也漸漸在父母身上看到了“援藏”二字沉甸甸的意義。
“心中盛大愛,懸崖可攀登。”這是前衛科技青年代表在“前衛青年課堂——與先鋒對話”活動中聽完黃皓瑜分享援藏經歷后的感悟,他們無不因黃皓瑜奉獻自我的熱情而感到震撼。但黃皓瑜從不將個人的努力與奉獻視為偉大,只是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黨員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因表現優異、業績突出,2021年,黃皓瑜被西藏旅投集團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2022年,被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第九批援藏表現優秀個人”。當被問到要給往后的援藏干部一些建議時,黃皓瑜堅定且從容地說:“既然選擇,就要盡到本分和職責。”
“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優勢。缺氧不缺精神,這個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們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這個事情必須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7月考察西藏時的講話,也將一直鐫刻在每一位援藏干部的心頭,必將一批又一批地傳下去。
| 記 者:郭佳泰
| 責 編:周 芒
| 校 對:寧湘舒
| 審 核:項 麗/甘豐錄